应教授讲水产
PROFESSOR YING SPEAKS ON AQUATIC PRODUCTS
导致对虾偷死的原因都有哪些?如何有效预防对虾偷死?
发布时间:
2023-04-05
来源:
金佰合(浙江)水产
作者:
王宇
“偷死症”是南美白对虾在养殖中出现的一种常见现象,这种现象在养殖整个阶段都有可能发生。随着天气转凉,外塘养殖基本接近尾声,工厂化、小棚养殖成为现阶段养虾的“主力军”。但即使不受天气影响,对虾偷死已然发生,所以如何解决对虾偷死,增加成活率成为了关键。
对虾偷死发病症状
刚死的虾有的体表正常,有的有一些很明显症状:附肢有小红点,两根虾须呈紫红色,虾体微红。死虾胃肠空,肌肉呈半透明状,肝脏肿大或萎缩。对虾偷死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虾塘,通常易发生于水温28°C以上、池塘养殖到60~ 80天的虾。随着时间推移,死虾量增加,死亡量会激增,短短三四天会死亡80%~90%。
导致对虾偷死的原因有:
1、水质恶化氨氮、亚盐、藻毒素引起的偷死现象,池底会出现偷死现象,这种现象常出现在高密度养殖中(如工厂化、小棚养殖)。
2、致病性弧菌 主要有致病性弧菌导致偷死;
3、南美白对虾受到外伤或饵料过剩造成生态环境恶变时,聚集在水体、底泥和生物中的弧菌能使体弱的对虾患病,造成偷死;
4、苗种不佳,天生体质较弱导致偷死;
如何有效预防对虾偷死?
1、挑选优质虾苗,降低放苗密度(3~6万/亩),减轻后期养殖压力。
2、加强管理:改底、换水、定期消毒并且投放饵料适量,减少残饵,做好水质监测。
3、在饲料中添加增强对虾体质的产品,如维生素C、水产用贝益健、百合1号、百合2号、百合肽宝等增强对虾体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