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水产养殖如何选择
发布时间:
2021/09/15 00:00
4月1日印发通知:决定从2020年起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,建立100个以上,通过建立养殖尾水资源化综合利用或达标排放,辐射带动各地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取得新进展,推动养殖水域环境持续改善,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。
我们认为,两者间的高度同步变化与水产品上市节奏有较大关系。水产价格较高时,养殖户会增大饲料投喂量,加大养殖量,缩短水产品养殖时间,加速水产品上市销售。
目标是到2025年,全省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500亿元以上,水产品总产量保持在900万吨以上,水产品加工率达到30%以上,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80%以上,新增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0个,健康养殖示范面积比例达到65%以上,水产品产地质量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%以上,重点养殖区域全部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资源化利用。培育5个以上区域公用品牌,建设3个跨区域产业集群,建成示范性渔港经济区,打造辐射国内外的粤港澳大湾区水产品集散中心。
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、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。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,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。水产养殖有粗养、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。粗养是在中、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,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,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;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、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,如池塘养鱼、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;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、控温、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,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,从而获得高产,如流水高密度养鱼、虾等。
去年,广东省发布,明确用三年时间,在广州、深圳(含深汕特别合作区)、珠海等珠三角9巿开展养殖池塘升级改造行动,以规模养殖场、连片养殖场为重点,推进100万亩养殖池塘升级改造、绿色发展,建设30个示范性美丽渔场、10个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、100个水产品质量智检小站,以展示广东渔业形象,推广绿色、健康、生态养殖模式。
查看更多...
免责声明:内容转发自互联网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转至联系我们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上一篇: